市議員王閔生力挺文二分局 暖送酒精齊心抗疫

國內急速升溫的疫情加重了警政第一線防疫員警的工作量。然而,文山第二分局的防疫工作不曾鬆懈,仍然堅守崗位服務民眾。消毒防疫已成為全民首要的衛生習慣,洽公環境消毒需求大增,臺北市議員王閔生110年6月8日致贈文山第二分局25桶酒精(1桶4公升)等消毒防疫物資,表達對員警的關心與加油、打氣,希望能加強防疫措施,為警察同仁及民眾的健康把關,與警察同仁同心抗疫,讓來到派出所辦事的民眾更安心,打造安全無虞的洽公環境。
防疫期間,前線員警不僅持續精進治安與交通工作,另須嚴格執行各項防疫勤務、宣導等有關工作,加倍忙碌。議員王閔生與文山第二分局齊心守護人民,相信全民同心防疫,人人一起共同努力,一定能平安度過疫情風波。
  • 1623196491746
  • 1623296112830

好心肝診所案全力配合外界調查 柯文哲:往後疫苗分配資訊上網公告公開透明

針對北市診所疫苗接種相關事宜,臺北市長柯文哲今(10)日上午召開臺北市防疫臨時記者會,向社會大眾說明。除了在記者會中公佈目前北市基層診所已獲配疫苗之地點及數量外,柯文哲也宣布,即日起由北市府衛生體系所配發出的疫苗,都會將配發地點、數量等資訊上網公告;此外,市府針對此次事件的內控機制確有問題,除盡速修正外,亦將配合接受政風及檢調單位調查。

柯文哲說,目前北市有6家診所,總計獲配202瓶疫苗。包括好心肝診所於6月7日獲配15瓶、並於8日再獲配100瓶。和眾診所則於6月8日獲配2瓶。此外擁有大安、民權、士林、懷寧四個分所的小禾馨診所,則於5月31日至6月8日間,共計獲配85瓶疫苗。

柯文哲表示,以目前國內疫情狀況看來,短期內北市的疫苗獲配數量肯定仍顯不足,因此大眾更會在意疫苗配發資訊。北市府團隊本著公開透明的施政原則,自今日起,透過北市衛生局所配發到各醫療診所的疫苗(不含由中央單位直接配送到醫療院所的疫苗),其配發地點、配發數量等資訊,都會上網公告供社會檢驗。不過他也坦言,市府對於疫苗配發的管控機制需要再檢討,未來將配合政風、檢調單位調查,市府也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持續改進做得不夠好的地方。

此外,針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9)日晚間所發的新聞稿,內文中提及「指揮中心也尚未許可基層診所提供COVID-19疫苗接種服務,臺北市政府竟無視相關規定,任意將多達一千多劑疫苗撥給該診所,既違反規定,也不合情理」一處,柯文哲鄭重澄清,北市衛生局之所以配發給前述6家基層診所,是依據中央疾管署的函文(疾管防字第1100200253號)。

柯文哲指出,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曾於4月21日通發函文給各地方政府,公文中詳述「若合約醫院COVID-19疫苗庫存量過多,評估無法於期限內用畢,為使疫苗有效運用,可在轄區衛生局人員協助下,將疫苗配送至其他合約醫院、非合約醫療診所或衛生所,需要者盡速使用」。他表示,一開始國內疫情平穩時,疫苗施打率普遍不高,但國內疫情在5月15以來急轉直下,因此中央或地方政府防疫政策也一直滾動修正,柯文哲強調北市府的作為是有所本,且根據中央單位函文,也提醒中央政府相關單位不要忘記。

至於昨日提及中央寄放疫苗在北市一事,柯文哲指出,中央表示只有650瓶掛在北市,經過更家精細的比對之後,5月26日,北榮、忠孝、北醫共70瓶;5月31日與6月1日,衛生局、仁愛、三總、北榮、北醫共570瓶;6月3日,北榮、三總共120瓶;6月4日,三總10瓶。上述這些加起來共770瓶,是中央掛在北市的正確數量。
同時,之前中央發的14,100瓶,其中有80瓶也從來沒發給北市,帳面上是掛在北市,但事實上並沒有發下來,這是一個羅生門,外界說北市疫苗打得慢,因為其中有80瓶北市根本沒拿到,另外770瓶打的進度也不是北市府能夠管到,因此總計有850瓶疫苗非北市府能夠管控的。但他認為,打得慢也不是什麼不對或見不得人的地方,就像外國使節在臺灣,外交部也會造冊,送去醫學中心打,但就是有需要的人再打,因此速度會很慢。同理,北市有按照時程在打,但一定會有850瓶的落差在那邊。他強調,總之從今往後,從臺北市政府發出去的疫苗,包括時間、地點、種類、數量都會上網公告,相信公開透明之後,大家做事也會比較謹慎,至於這次的內控疏漏事件也坦然認錯,接受政風跟檢調的調查。

最後,柯文哲也提醒中央的疫苗預約登錄系統,至今還沒有做好,他擔憂未來民眾會不清楚要去哪裡打疫苗,這將會是很大問題。 

黃珊珊也補充說明,這兩日本府做的調查除了市長剛剛提的內部調查之外,衛生局也到好心肝診所做了相關稽查,包括施打對象是誰,列了名冊,今天會將資料提供給檢調跟政風做稽查;現在也正在稽查小禾馨等診所施打的對象是不是有符合相關資格,今天同樣會把相關資料整理完畢,若檢調單位有需要可以提供。

  • S__28319753
  • S__28319748_0
  • S__28319750
  • S__28319751
  • S__28319752
  • line_4801197406812
  • line_4813633499880
  • line_4815819913786
  • line_4819979337013
  • line_4822120451492
  • line_4803336063895

智慧防疫 時刻提醒 Garmin智慧腕錶『手』護臺北市消防員健康

智慧穿戴領導品牌Garmin有感目前COVID-19疫情嚴峻,有感消防人員為拯救更多生命,奮不顧身投入第一線抗疫行列,特別捐贈200支「Venu SQ GPS智慧腕錶」予臺北市政府消防局,作為消防局防疫人員自我健康管理使用。
 
Garmin「Venu SQ GPS智慧腕錶」的全天候血氧感測及記錄呼吸速率、心率及提醒水分補充等功能,讓消防局防疫人員全面掌握身體健康趨勢與即時變化,Garmin亞洲區資深行銷與業務協理林孟垣表示:「Garmin有感疫情期間,第一線消防人員仍義不容辭地挺身而出,暴露於高度風險之中,因此,Garmin提供Venu SQ GPS智慧腕錶,希望協助消防人員照顧好自己,以科學化管理健康,一同挺過艱難時期!」。
 
消防局表示,防疫人員長時間穿著防護衣、N95口罩等防護裝備,已經適量調配勤務編排,使人員獲得適當休息。增添智慧腕錶,可讓人員更專心於防疫工作,感謝Garmin的愛心。本次捐贈的Venu SQ GPS智慧腕錶均配置於第一線防疫專責分隊,消防局定將善用捐贈的物資,全力保障執勤同仁及市民生命安全。
 
消防局再次呼籲,疫情嚴峻,緊急醫療資源及防疫物資有限,請市民珍惜緊急救護資源,情況危急時再打119申請救護車。

 

全新工法上陣 北市南港研究院路排水改善工程完工

北市水利處表示,北市研究院路2段排水改善工程,已於日前完工,重要的是,這個工程是北市首次將「免開挖螺旋內襯工法」應用在大孔徑矩形箱涵當中,這種免開挖路面的新工法,不但有工期短的優點,也能避免影響交通,還可延長下水道壽命30-50年,效果顯著。

 水利處工務科指出,這次施工的雨水下水道箱涵位於研究院路2段230號前道路下方,水利處嘗試使用「免開挖螺旋內襯工法」進行箱涵整修,修復箱涵長度約為25公尺,寬度約為2.7至3.3公尺,高度約1.5公尺,為臺北市第一次將此工法用來修復雨水下水道。

 工務科南內工務所說,因屬免開挖工法,不需要開挖路面,所以不太會影響交通,但在箱涵內部施工,高度受到限制,施工人員無法完全直立身軀,施工過程可說是萬分艱辛。

 在PVC板帶組立過程中,需時時刻刻盯緊板帶捲型機是否有跑位或失準情形,最困難的任務是,在支撐架組立完成後,只能在僅存的幾十公分範圍內移動,堪比諜報人員度過重重機關;而在背填材料灌漿的同時,也須時刻注意灌漿壓力,絕不能讓壓力太小,而未確實澆鑄所有角落。

 南內工務所解釋,位在這次施工的雨水下水道箱涵,因長年潮濕環境,頂版結構造成結構體混凝土及鋼筋嚴重剝落腐蝕,且箱涵上方屬20公尺計畫道路,交通流量大,如採取傳統明挖重建工法,影響交通甚鉅;若用傳統的內部補強工法,雖可避開管線障礙,但得架模板支撐,成為防汛隱憂,因此水利處引進日本的新工法,施工快,交通衝擊少,不但能避開管線障礙,還能減少噪音和空污。

 這個工程於在今年3月4日開工,已於日前完工,水利處後續將藉由此工程,作為「免開挖螺旋內襯工法」的試金石,回饋相關施作經驗,為未來雨水下水道箱涵修繕工程中提供更多工法可以選擇使用,在工期推進、施工品質等多方面向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

  • 研究院路螺旋內襯工法-支撐架安裝過程
  • 研究院路螺旋內襯工法-背填材料灌漿2
  • 研究院路螺旋內襯工法-支撐架安裝完成面
  • 在箱涵內部施工,高度受到限制,施工人員無法完全直立身軀,非常辛苦
  • 北市首次將「免開挖螺旋內襯工法」應用在大孔徑矩形箱涵當中
  • 在箱涵內部施工,高度受到限制,施工人員無法完全直立身軀
  • 施工人員無法完全直立身軀,施工過程可說是萬分艱辛。
  • 研究院路螺旋內襯工法-內襯製管 -
  • 研究院路螺旋內襯工法-製管完成面
  • 這種免開挖路面的新工法,不但有工期短的優點,也能避免影響交通

民眾債務糾紛鬥毆 松山警立即到場依法處置

本分局三民派出所於110年6月9日21時14分許接獲民眾報案,稱松山區民生東路五段有打架情事,該所員警立即到場處置,現場雖無動手情事,惟據被害人陳男(87年次)表示,與李男(77年次)相約處理買賣汽車債務糾紛,李男偕同友人(共6人)到場商談,雙方遂發生口角衝突、拉扯,造成陳男多處擦傷。
本分局警力將李嫌6人及被害人均帶返所製作筆錄,後續依刑法150條聚眾鬥毆罪及277條傷害罪函送地檢署偵辦。另現場7人(含被害人)均有戴口罩,尚未達室外10人之群聚狀況,尚無違反傳染病防治法情形。松山分局呼籲,於全民防疫期間,任何違法情事將嚴正執法,絕不寬貸,務求全面淨化社會治安,展現警方打擊不法之決心,共同維護社會治安。

 

健康過端午 吃粽無負擔

發稿日期:110年6月10日

端午佳節即將來臨,除了觀賞划龍舟及正午立蛋之外,不免俗的也會享用粽子來應景慶祝。要如何聰明吃?營養師提供幾個原則讓大家參考。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科營養師何宜蓁表示,臺灣粽子種類繁多,南部粽的特色是直接把糯米及配料包起來,以水煮方式烹調;北部粽則是會將配料及糯米先炒過再包進粽葉中,然後蒸熟;客家粽也稱為粿粽,是用糯米粉或在來米粉製成,裡面多添加豬絞肉及菜脯,吃起來像粿一樣;鹼粽口感類似粿,一般都沒有包餡料,所以本身沒有味道,多是沾糖食用。

何宜蓁教導大家,市售粽子該如何挑選呢?提供以下兩項原則:

  • 原則一:看標示,如購買有營養標示的粽子,建議仔細閱讀,選擇份量較小或熱量較低者,避免攝取過多熱量。如無標示熱量,通常北部粽因加油拌炒,一顆熱量約600大卡,相較於南部粽一顆熱量約500大卡,其熱量較高;而客家粽體積較小,熱量約180大卡;鹼粽體積雖小,熱量也有120大卡,但不含砂糖熱量,一湯匙糖約60大卡,請酌量沾食。
  • 原則二:挑食材,在食材方面,建議挑選添加全榖雜糧的粽子,如燕麥、紫米、薏仁、糙米等,不僅可減少糯米不易消化、容易脹氣問題,也可從中多補充膳食纖維。而餡料部分,挑選以瘦肉、雞肉或豆干、豆皮等豆製品取代高脂肉類,如豬五花肉,以減少飽和脂肪攝取;且可多選擇含有菇類、竹筍、木耳、洋蔥等食材,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

在享用粽子的過程中,何宜蓁也提供三要點給大家參考:

  • 要點一:適量攝取,糯米屬全榖雜糧類,一顆粽子約有8分滿的飯量,適合當正餐享用,且一餐應攝取一顆即可。如有需限制飲食時,亦可以和親朋好友分享,以免攝取過多熱量。
  • 要點二:搭配蔬果,粽子主要食材為糯米及肉類,缺少蔬菜類。建議在品嚐粽子的時候,搭配一碗時令蔬菜及一份水果(約一個拳頭大),如:奇異果、柳丁或桃子等,可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
  • 要點三:沾醬減量,粽子本身已有調味,但許多民眾吃粽子時,習慣搭配甜辣醬、醬油膏、番茄醬等,容易攝取過多的鈉含量,造成身體負擔,而吃鹼粽時會沾砂糖或果糖,雖然可以增添風味,但容易吃進過多熱量,建議吃粽子時,盡量以原味為主,如欲沾食醬料或糖時亦請減量。

最後何宜蓁提醒,在享受美味粽子之餘,建議大家在端午期間多出門走走,到戶外踏青或是出外觀賞划龍舟,維持適量體能活動,給自己一個健康愉快的端午佳節。
 
※粽子熱量表
 

種類 北部粽 南部粽 客家粽 鹼粽
重量 200公克 200公克 80公克 80公克
熱量 500~600大卡 450~500大卡 160~200大卡 120大卡
 

 
 

過敏性鼻炎

發稿日期:110年6月10日

一位9歲孩童,在過去半年內,常在晚上睡前或早上起床後,開始鼻塞、連打多個噴嚏、流清澈鼻涕,有時還會伴隨鼻子癢、眼睛癢、喉嚨癢,且這症狀常在忽冷忽熱的天氣變化、空氣汙染或雨天時特別嚴重,仔細詢問家族病史,孩童的爸爸也長年飽受鼻子不適的症狀困擾。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施養真表示,過敏性鼻炎是孩童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小兒過敏性鼻炎於全球發生率約占10-30%,臺灣孩童更高達四到五成飽受此疾病所苦。

過敏性鼻炎與一般感冒鼻炎的表現有所不同。一般感冒鼻炎通常發生的時間會是一整天,會伴隨其他症狀,例如發燒、咳嗽、喉嚨痛、全身倦怠等;而過敏性鼻炎則較常發生在夜晚、清晨、或接觸到過敏原後立即發作,通常主要以鼻子症狀為主,有時還會伴隨眼睛癢或喉嚨癢等的症狀。過敏性鼻炎的孩童有時會有一些典型的臨床表現,像是下眼瞼黑眼圈、朝天鼻、經常搓揉鼻子、鼻樑上常可見到橫摺等,此外,過敏性鼻炎的孩童可能也會同時有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的病史,且家族史也有家人飽受過敏疾病所苦。

施養真指出,過敏性鼻炎根據接觸過敏原的時間可分為季節型與常年型兩種,前者患者易受花粉誘發;後者易受塵蟎、黴菌誘發。且會依據鼻炎症狀的發生頻率,分為“間歇型"和“持續型"兩類,並根據病情其嚴重度、症狀及對生活品質的影響,進一步分為“輕度"和“中/重度”。臨床醫師大多仰賴病人的臨床表現與理學檢查即可診斷過敏性鼻炎,有時也會仰賴立即型過敏反應的皮膚試驗,或抽血清過敏原特異性IgE抗體測定來輔助診斷過敏性鼻炎。

她建議,過敏性鼻炎的治療需要改善環境,例如:使用防蟎寢具包裹隔離、使用HEPA空氣清淨機等減少過敏原與惡化因素的暴露。藥物方面,主要靠第二代口服H1抗組織胺緩解鼻炎症狀,此類藥物較不會有嗜睡的副作用。但當病患過敏性鼻炎已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鼻內類固醇噴劑為最有效的治療選擇。鼻內類固醇可緩解過敏性鼻炎的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眼睛癢等症狀,效果約使用後一週左右出現,長期使用對孩童的成長發育並無太大影響。若病患依據臨床病史與塵蟎過敏試驗診斷其過敏性鼻炎主要由「塵蟎」所誘發,目前衛福部已許可此類病患年滿12-65歲可使用塵蟎過敏原的舌下減敏錠。

最後,施養真提醒,好好認識過敏性鼻炎的臨床表現與何時該尋求過敏科醫師進行專業評估與治療,可有效減緩臨床症狀,以期改善生活品質。

肝病三步曲

發稿日期:110年6月10日

64歲的黃先生是位經商有成的企業家,近日來覺得上腹部悶漲不舒服,但是一直沒有去看醫生。最近才被太太拖著來到消化內科門診。第一眼看到病人時,就覺得臉色蠟黃,手腳瘦小卻肚子脹大透著古怪。黃先生表示,30年前曾經被醫師診斷過B型肝炎,這麼多年以來都沒有任何不舒服,也從不放在心上。立即幫忙安排抽血與腹部超音波檢查後,竟發現黃先生的肝臟有一個約11公分腫瘤。全家都很驚訝,當初以為只是普通的肚子不適,沒想到結果是肝長了一顆大腫瘤。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醫師謝文斌表示,肝臟是人體最沉默的器官,就算長了什麼腫瘤,只要不大到一定程度,通常是不會感到有不舒服的症狀發生。肝臟功能複雜且重要,它主要有代謝、解毒、熱量儲存、分泌等功能,只要遭受傷害,生命也將會受到嚴重威脅。其中很特別的一點,肝臟非常厲害,能自行修復損傷,即使切除部份也仍然能夠正常地運作。

根據衛福部死因統計,每年約萬人左右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肝癌則為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國人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的肇因主要為B型肝炎及C型肝炎。感染B型肝炎或C型肝炎病毒之後,有一部份人會變成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可能會演變為肝硬化,最後再罹患肝癌,這就是所謂的“肝病三部曲”: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謝文斌說明,肝臟腫瘤一般可分為良性及惡性腫瘤,是國人容易罹患的癌症之一。然而,一般肝臟腫瘤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大家所忽略,因而失去接受治療的最好機會。肝臟的良性腫瘤通常不需要特別處理,除非長得太大而引發問題,經外科手術就能治癒;肝臟的惡性腫瘤有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轉移性肝惡性腫瘤及肉瘤和血管肉瘤等,需要依病人不同情形而接受不同程度治療。

現在社會資訊流通快速,大眾對健康意識的注重也大幅提升。門診民眾常常會問自己是不是肝癌的高危險群。回顧主要文獻,危險因子可以歸納以下幾個主要:

(一) B型及C型肝炎。臺灣的統計資料顯示出有80%~90%的肝腫瘤病人是B型及C型肝炎帶原者。
(二) 病毒性或非病毒性慢性肝臟疾病,主要就是肝纖維化及肝硬化。一般民眾常常以為要先有肝硬化才會產生肝癌,其實不然,肝纖維化就有變成肝癌的風險。
(三) 食用受黃麴毒素污染的食物,發霉的花生、大豆等。
(四) 使用不當藥物,如未經醫師處方之成藥及草藥。
(五) 從身體其他部位轉移而來的癌症,通常腸胃道、肺臟及乳房部位的癌症較容易轉移至肝臟。
(六) 家族性遺傳因子。
(七) 酒精也是一個重要因子,臺灣人在許多聚會場合都有喝酒應酬習慣,許多男性同胞常常為了生活也把自已的肝給賠掉。

最後提醒民眾,如果發現體重下降,不明原因的腹脹肚子痛、皮膚搔癢、噁心、嘔吐、食慾降低及觸摸到腫大上腹部的這些徵狀,就應該盡快到消化內科(肝膽胃腸科)就診。對於有肝癌高危風險而有肝硬化的病患,大部分都會建議每6個月做抽血和腹部超音波檢查。預防肝癌最有效的措施便是規律回診,改善不良生活習慣並且遠離誘發因子。

謝文斌建議民眾,臺灣相對國外是一個醫療可近性很高的地方,若是有肝(或肚子不適)的問題,還是要好好的找一位消化內科(肝膽胃腸科)醫師看診做檢查,若是醫師建議每隔一段時間回診追蹤,就要好好遵照醫囑,以免可以早期處理的問題,拖到不可挽回的地步。